今年二季度以來,全球船廠的新簽訂單、交付新船等重要指標繼續呈下滑趨勢。手持訂單量更是降低到了2006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,危機開始向設備制造,鋼材冶金等上下游產業蔓延。從中國江蘇的造船基地,到荷蘭鹿特丹的貿易港口,人們均已感受到這股寒潮所帶來的陣陣涼意。面對困境,更多的企業選擇了主動出擊。23日至25日,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617家企業參加了由江蘇省政府和中國國際商會主辦的“2012中國國際船舶工業博覽會”,荷蘭、新加坡等國的船配企業更是抱團參展,踴躍來華尋找商機。
“荷蘭是個很小的國家,沒辦法依賴國內市場,大多數設備和產品都要出口國外。”跟隨荷蘭展團來華的獨立國際海事顧問H.G.Lacet在船舶業浸潤多年,他說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,荷蘭早就從大型船舶制造中退出,向上游設備制造轉移。“我們必須不斷的創新,搶在別人前面,才不會被淘汰,才能繼續保持競爭力。”
為了尋找商機,Lacet近年來頻頻造訪中國,這里繼日本、韓國之后,正在成為新的世界造船業中心。雖然2011年,中國的造船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一,但大量高附加值的船配設備仍依賴從國外進口。目前,不僅是荷蘭、瑞典、丹麥等國,日本、韓國的船配企業也在積極開拓中國市場。
“希望到2015年,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%。”日本著名通訊導航設備制造商JRC駐上海公司的總經理宮下春樹表示。受到船舶業蕭條的影響,JRC今年在中國的市場的業務量也比預期少了許多,但這并沒有妨礙其對中國市場的信心。“中國市場不僅對日本,對全世界的船舶業都非常重要。”宮下春樹預計未來市場將出現重新洗牌的可能,他們也作好了針對市場進行調整的準備。
相較于海外船配企業的樂觀,江蘇一家民營船廠的工作人員顯得更為謹慎。“我們船廠已經近兩年多沒接到新訂單了。船廠造不出船,就不會去采購設備。”該工作人員坦言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,目前船東、船廠、船配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。“雖然現在新船價格較低,但運輸量也在持續走低,船東把船買回去也是無貨可運。不運貨,僅停泊、保養、維修的費用就十分驚人。”
宮下春樹和一些業內人士預計,隨著新舊船舶更替,和業內調整的完成,船舶業將在2014、2015年重新反彈。Lacet也表示,隨著歐洲新的造船標準的出臺以及印尼內河航運需求的加大,船舶業將引來新一波的發展動力。他說:“中國船舶業需要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加強合作,向專業化發展,以便更加具有競爭力。”